南方财富网-信用卡频道

信用卡首页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 深圳发展 浦发银行 光大银行 邮政储蓄 信用卡知识 用卡心得 信用卡安全

虚拟信用卡被叫停背后原因解析

2015-06-17 13:12:09 信用卡网 http://ka.southmoney.com

  虚拟信用卡被叫停背后原因解析

  央行叫停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等业务- 互联网金融戴上监管紧箍咒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在平台跑路潮、风险事件频出的情况下,监管不应该成为市场的“尾巴”。近期,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断加强,连续出台政策对其进行整顿。

  虚拟信用卡“急刹车”

  2014年,腾讯和支付宝相继宣布将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最低授信额度为50元。不料,网络信用卡业务的战火还未燃起,就被迅速浇熄。虚拟信用卡推出不久,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

  该函指出,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虚拟信用卡虽然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但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为维护支付体系稳定、保障客户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将对该类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进行总体评估。

  专业人士介绍,与传统业务相比,虚拟信用卡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不少新技术、新流程及新的识别技术,但某些方面的既有规则并未涵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虚拟信用卡,一般是由有金融背景的机构提供的一项服务,旨在服务那些没有自己的信用卡但又需要信用卡服务的人群。2010年,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广泛提供此类服务。此次央行暂停的微信以及支付宝的虚拟信用卡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合作推出,发卡方为银行,申请和使用平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实体卡,但能给客户提供一定信用额度用于透支消费。

  而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印刷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等载体上发布。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支付宝账户的支付结算。最后,商家根据支付交易信息中的用户收货、联系资料,就可以进行商品配送,完成交易。

  虚拟信用卡的推出,打破原有的银行发卡渠道和审批的限制,会极大地改变现有的信用卡格局。虚拟信用卡没有实体卡片,将改变过去用户办理信用卡时需要如实填写诸如固定收入、有无车房等问题和基本资料的做法,并且也可以避免审核后才能收卡使用的繁琐流程。

  调低第三方转账限额

  随后,央行又向第三方支付念起了“紧箍咒”。央行此次向第三方支付企业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和《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征求草案,其中有关于个人账户限额等信息。

  根据《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和《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两份草案,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同一个人客户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